第一卷 第217章 府学

小说:寒门帝师 作者:我是泡泡

府、州、县学是太祖张士诚诏令兴办的。

是大魏官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。

至正年间,大魏的州府县学自成体系,学校事务不受地方官员的干预,而专门设立教授、学正、教谕、训导等官员进行管理。

学校也有着一套严格、完备的管理体制。

至正年间开始,地方儒学的教育则以八股文的写作和与之相关的经典学习为主。

在学生员需要参加三年各一次的岁试和科试,前者检验生员平时的学习成绩,后者决定是否有资格参加乡试。

前阵子杨寅秋按临扬州举办科试,吴德操直接被罚为府学五等,也就是说他不仅没有廪生的廪米可领,就连参加乡试的资格都失去了。

当然,作为徐鹤,可能觉得这是天大的事,但对于吴德操而言,这估计也没甚要紧。

至于徐嵩所言,是去府学还是县学,按规定来讲,这可不是普通士子可以选的。

徐鹤前世看到很多文章里写,说是生员考完后,自行选读州府县三个学校中的任何一个。

他原来也以为就是这样,但实际上考完后发现,压根不是这么回事。

自从考完放了榜,杨寅秋那就将徐鹤等新进生员【附学生员】分拨给各县学、州学和府学。

每县学额,按照文风高下、钱粮丁口多寡,分配的学额各有不同。

徐鹤其实已经被分配到了县学。

但以徐家的势力,想要趁着大宗师的卷宗没有报到南京礼部,然后给徐鹤来个【转学】,这简直不要太简单。

徐鹤最终给徐嵩的答案是想去府学读书。

一是县学的那个教谕,他见过几回,说实话,水平一般能力有限,想要跟着他学,还不如跟着谢夫子学呢。

还有就是自从彭汝玉当了知府,上报南京吏部,开革掉了原来府学的教授,换了一个名叫高壁的举人来府衙教书。

听说这个高壁学问不错,待学生要求也严格,府学的学风自他来后顿被整肃。

既然是奔着学习去的,当然要挑个老师和学校要求严格的地方。

再说了,自己的老师李知节就在扬州任官,去了之后,有机会还能请益一二。

徐嵩很满意徐鹤的选择,他开始时还担心徐鹤觉得海陵人面熟悉,不想去府学,没想到他竟然主动要求,这让徐嵩很是满意。

很快徐嵩那边就托关系解决了徐鹤【转学】之事。

临行前,徐鹤按例去徐家祖坟祭祖。

到了坟地,他先给三代祖父磕头,然后向祖先报喜。

最后才到了父亲徐巍的坟上烧纸磕头。

说实话,他对这个【父亲】几乎没有印象了,只记得这个父亲在自己小时,经常出门会友,好不容易回家时,他喜欢抱着自己坐在院中读书给自己听。

但徐鹤只能记得一个模糊的脸庞还有一句诗。

以前他对那诗没怎在意,站在坟头他这一刻突然想到了父亲徐巍常念的那一句。

“好像是什么【铠甲生几湿】!”徐鹤看着坟头的青草,苦想了半天。

“铠甲生几湿?肯定不是这几个字,到底是什么来着?”

突然徐鹤开口念道:“铠甲生虮虱,万姓以死亡。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。”

他恍然大悟,原来根本不是【铠甲生几湿】,而是曹操的《蒿里行》。

这是一首感叹战乱频繁,百姓困苦的诗句。

“没想到你还是个忧国忧民的书生!”徐鹤轻声对着装着衣冠的坟头叹了口气。

是个好人,也有抱负,但命运多舛,死于乡试的途中,至今尸骨无存,徐鹤蹲下身来,烧了些禾纸与母亲叠的元宝,感叹了一句便起身离开了。

到了家中,谢良才早就叫下人挑了徐鹤日用的担子等着,今天他要陪着徐鹤一起去府学报到,所以早早就安排人手来帮徐鹤搬家来了。

在学校中,按道理所有学生都是要求住宿的,学校也有一套严格的考勤制度。

但到了至正帝执政中期以后,制度废弛,老师们的俸禄少得可怜,甚至时常无法按时发放,以至于他们也不愿意管得太严,学生们自然乐得轻松,跑得跑,溜的溜

谢良才更是其中的逃学大王,成日里不在府学露面,只跟徐鹤在一起读书厮混。

去扬州还是赁的小二的船,小二家现在听说徐鹤要用船,小二父母恨不得连夜把船抬到徐家门口让他上船,没办法,徐鹤给得太多了。

这次丫头倒没跟着小二一起来,船上只有丁泽兄妹过来帮忙照应。

他们平日在别院里住下,娟儿负责收拾别院,以待徐鹤偶尔去住,丁泽则是每日里去府学门口等着,若是徐鹤需要出门,他就会随行打伞。

别误会,这打伞并非挡雨、遮阳之用。

当官的有当官的体面,致仕、丁忧的在籍乡绅进出都坐着四人抬大轿。

轿夫之外,还有专门打罗伞的伞夫,这五人都穿着红背心,戴着红斗笠,还有门下家人长随跟着,十来个人前呼后拥,跟在任官员几乎没有区别。

举人出门也做饺子,但只有两人抬的布轿,轿夫也不能穿红,也有书童、长随跟着打伞,加起来也要养四五个人。

有些讲究牌面的乡下举人,反正没人管,他们出行也弄个四人轿子,前面还有扛牌的,上面写着【孝廉】、【乡魁】,老百姓一看到这牌面,顿时被唬得不行。

不过他们进城就低调了,两人小轿重新坐回,不然会贻笑大方的。

至于秀才……

大魏的贡生、监生、秀才算是一个阶层的读书人,但这些人很多都是穷苦之人,本来按制可以做肩舆,不过他们没有什么正经进项,读书又是开销极大的活计,若非家里豪富,平日里他们说得好听点就是安步当车,说得难听就是去哪都是腿着。

但若是拜见师长、见官参衙,若是没有肩舆坐坐,那也是会被笑话的。

徐鹤在听谢良才说到这里时,心中感叹,若是没有酒楼和白糖的进项,说不得,自己去府衙读书,那也是会被当成土老帽的。

不过他也不是豪奢之人,不会为了装点门面特意去坐肩舆。

但他可以省了肩舆,但书童是不能少的。

因为秀才不管去哪,出门都要有人帮着打伞,相公们的伞,大多都是锡顶的,为此徐鹤还在定做澜衫之时,特意买了一把,现如今正在丁泽手里捧着。

为什么是锡顶?

自然要跟平头老百姓的伞区别开,一张伞,锡顶熠熠发光,打远一看就知道秀才相公来了。

徐鹤看着锡伞感叹:“这也太麻烦了!”

谢良才捧着书斜眼看来笑道:“这才哪到哪,去了府学那规矩能折腾死你,且等着吧!”

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,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Copyright © 2024 http://www.shiduwe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